膜与水—净水工艺与膜技术发展论坛助力上海水展 纳滤净水倍受关注

6月16日上午,备受瞩目的“膜与水—净水工艺与膜技术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与第九届上海国际水展同期同地隆重举行。论坛由厦门大学水科技与政策研究中心主办、厦门市思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办。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

此次论坛邀请到Berry贝里塑料集团无纺布业务产品开发大客户经理刘信担任嘉宾主持,还邀请到了国内外水处理领域研究净水工艺、膜分离技术的知名专家共同探讨膜分离领域最新的技术创新与工艺变革。


(北京产业在线公司的分析师高洪发言)

论坛开始,来自北京产业在线公司的分析师高洪从宏观上分析了水处理膜行业产业链的运作。她从性能、原料等不同角度为大家介绍了不同种类膜的优劣。她指出,膜派系之争依然激烈,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膜产业还将迎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水十条”、“十三五”计划的出台,膜产业预计可拉动GDP增长约5.7万亿元,带动环保产业新增产值约1.9万亿元。


(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洪昱斌发言)

随后发言的是中国膜工业协会海水淡化分会副秘书长、福建省膜分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三达膜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洪昱斌。洪总从人类饮用水的发展历史及饮水用净化技术的迭代阐述了现今饮用水净化技术的类别及优缺点,同时提出了纳滤技术在饮用水计划方面的独特优势。他详细阐述了纳滤技术的源起和发展,以及第五代纳滤技术-净水新材料纳滤芯5.0的开发及其在饮用水净化方面的独特优势。


(阿科玛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技术聚合物部门销售经理林师巧发言)

紧接着洪总的演讲,阿科玛(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技术聚合物部门销售经理林师巧作了第三个发言,阿科玛是一家全球领先的特种化学品生产企业。林经理主要从事Kynar PVDF用于水处理超微滤膜市场的应用开发和技术支持工作,他介绍了中空纤维膜应用于超微滤膜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动画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更高强度Nips中空纤维膜Kyna对比普通材料的技术优势,给现场专家学者提供了一种新材料新思路。


(贝里塑料集团技术服务经理Celine Ma发言)

随着膜材料技术被越来越广泛的接受和了解,合适的膜支撑材料对于膜材料的保护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论坛第四个发言的是贝里塑料集团技术服务经理Celine Ma。贝利塑料集团是全球领先的特种材料解决方案提供者。针对膜支撑材料这个净水细分市场,Celine Ma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什么样的材料才是适用于液体过滤的。她介绍了几种优质PET/PP纺粘材料,其优势特点是极致的均匀光滑。在此基础上,Celine还结合贝里塑料的技术平台给出了膜支撑材料的解决方案。


(“纳滤之父”蓝伟光博士发言)

最后发言的是,具有“纳滤之父”称号的蓝伟光博士,他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与中国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厦门大学水科技与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国际知名的膜技术专家。他指出今年上海国际水展的规模之大侧面展现了净水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与市场前景。演讲中,他阐述了自己坚持多年的观点:虽然中国水污染严重的现实引起了多方关注,但很少有人把身边排放的污水与饮用水安全有机联系起来。事实上,即使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污水处理厂排放水仍不及江河湖库的劣五类水,而上游排放的所谓达标的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水经常会成为下游自来水厂的水源;更何况,现在的水质检测标准,无论是对水源水质还是污水处理厂的排放水,通常都没有把环境激素、抗生素等水中常见的化学微污染的检测列入其中;因此,中国自来水的水源隐忧不言而喻。幸好,新兴的无机陶瓷纳滤芯技术可以去芜存精,在保留水中对人体有益的天然矿物质的同时去除外源的化学微污染。蓝博士在论坛上回顾了纳滤技术的缘起,指出了纳滤净水的商业价值及其应用前景。他还风趣地说,我们不应该把纳滤看做非常复杂的科技,它应该为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服务。广义上,纳滤可以用“纳你所需,滤你所虑”八个字形象地解释;而在净水领域,“纳留矿物质,滤除微污染”十个字则足以概括纳滤净水的特征。蓝博士的诙谐幽默与形象比喻,受到了在场听众的热烈欢迎。

论坛最后,三达净水的技术人员为大家分享了三达纳滤技术在家用净水机领域的应用,并通过现场演示“红墨水实验“,展示了三达无机纳滤技术对比与市面上常见的超滤、微滤、反渗透与有机纳滤技术的净水优势。


(论坛结束后,与会专家与蓝博士合影)

此次膜与水——净水工艺与膜技术发展高峰论坛,为业内交流、学习、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和更高端的视角。业内专家指出,膜技术发展是净水技术不断进步的保证,寻求新材料、探索新工艺,应用新装备将是业内不断努力的方向。